Article| Image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1950, Issue 1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19501 » 文化回到劳动人民的手里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文化回到劳动人民的手里

Year:1950 Issue:1

Column: 文章

Author: 华丕

Release Date:1950-07-01

Page: 28,29

Full Text: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市中心区,它的大门在天安门东面,和天安门并列。这所盖着黄色琉璃瓦的红色建筑物,原是清宫的一部分,名为「太庙」。里面有古松古柏,有玉石小桥、玉石栏杆,有雕刻得很精致的栋柱,有巍峨的大殿……。过去,封建皇帝的祖宗牌位,就供奉在大殿里面。解放前,太庙曾一度开放,但只限「有闲阶级」的游赏;解放后,这份以劳动人民血汗建筑起来的遗产,才由劳动人民收回来了。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是市区内外劳动人民休息和学习的场所。自从「五一」前夕开幕后,两个月来,没有一天中断过劳动者的足迹。特别是市内的工人们,如铁路、邮电工人每天下班后,都可以到这里来消磨他们的闲暇时间。或是在树林里谈天,或是在图书馆里看书看报,或是观摩展览会,或是下棋、打弹子,或是练习歌唱、腰鼓。每天到文化宫来的人,连一般市民在内,约有四五千人;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人数更要加倍,郊区的工人也赶进城来,到自己的宫殿里吸收些精神上的营养。

文化宫虽然成立不久,却已引起了工人们莫大的兴趣,几乎每一个活动,都给予工人们极其丰富的知识,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文化,从来被统治者占为己有,以致劳动人民在文化方面也像经济生活一样赤贫。如今他们当了国家的主人翁,他们对文化的要求,是迫切的。他们向文化宫提出了很多意见,希望从各方面来提高他们。华北军区政治部印刷厂工会,给文化宫的赠礼上写道:「……我们要在你的培养下,做一个有高度政治文化教养的劳动工作者。」这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志愿,和努力的目标。

到文化宫来的人,最喜欢看照片展览会,因为那里面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还有生动的形象。文化宫先后举行过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国解放战争史、妇女运动史、苏联介绍、保加利亚介绍、罗马尼亚介绍、防特防火、和苏联抗德战争等图片展览会。每次展览会,看的人很多,仅从签名簿上统计,每天约有三、四千人。他们看完了展览会,还要在意见簿子上写下朴素的感想。有一位工人看了罗马尼亚建设的图片后写道:「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赶上他们。」;另一位石景山钢铁工人,参观苏联抗德战争图片,看见苏联的劳动人民,怎样把落后贫困的沙皇俄国,变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怎样遭受法西斯强盗的攻击,又怎样把强盗们赶出国境,恢复和重建了祖国。他看完后,信心百倍的写道:「努力、努力、学习老大哥。」;工人是最实际的懂得学习苏联的。

文化宫每星期放映电影二次,每次观众九千人,轮流发票给各厂工人。已经放映的片子有「永远的秘密」、「五彩炭画」、「成吉思汗后代」、「小英雄」、「远方未婚妻」等富有教育意义的苏联影片。这使工人得到了很大的益处,崇高的苏联英雄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更懂得:如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了使更多的劳动人民得到苏联英雄的鼓舞,还准备到各工厂巡回放映这些片子。


毛主席和劳动英雄们
邵宇作

毛主席和劳动英雄们 邵宇作

教育工人前进更重要的方式,是组织劳动英雄演讲,把先进工人的经验,直接传播给广大的工人群众。文化宫邀请石景山工人厂长刘英源、东北第一个创造新纪录的英雄赵国有等,作过几次报告,使数万工人不但听到了活生生的故事,而且看见了英雄本人。这就进一步启发了他们的生产热忱。京市许多工厂,工人们自听了劳动英雄的报告后,生产竞赛的劲头变大了。这就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必须也是必然发生的作用。

目前,京市各工厂,由于经费限制,在文化方面的设备,还不能满足工人们的要求。各厂的书报杂志还很少,因此,文化宫的图书馆,便成为各厂工人精神食粮的供应站。图书馆有书四千册,报纸五、六十种,还有幽静的阅览室。工人们生产任务虽然繁重,每天都还有一二百人来看书。文化程度低的看通俗小册子和书刊;高的看苏联小说和理论小册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希望多备一些可以帮助提高生产技术的书籍,可惜各书店这方面的书籍还很少,这是出版界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除了鼓舞生产热情,介绍各种知识以外,文化宫还注意培养工人们的艺术才能。宫里设有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室,将分别开办训练班。目前已设有腰鼓训练班,参加的工人约三、四百人。

为了有计划的领导全市工人的文艺活动,文化宫组织了工厂文艺活动委员会。除了加强工人自己的文艺活动,还推动文艺工作者下厂,创作为工人喜爱的作品,和帮助工人写作。旧艺人所演唱的新曲艺,也不断的组织晚会,让工人们观摩。这就使「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成为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行动。

在工人的文娱体育方面,文化宫也进行了辅导工作。文化宫设有游艺厅,备有各种棋类、弹子、乒乓球等。每天来这里娱乐的工人约三、四百人。另外,还有体育场、球场,每星期都有工人的球队在这里进行友谊比赛。有时也有学生来比赛,那是请来表演给工人看的。

古老的太庙,变成了劳动人民的乐园,这是劳动人民给文化宫的评语。六月二十五这一天,为了迎接「七一」共产党的生日,举行了盛大的游园会,五万工人在这个大乐园里,愉快地度过了星期日。他们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政权回到劳动人民手里;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文化也回到劳动人民手里了。千万工人不仅掌握生产的武器,建设国家,还要掌握文化武器,为祖国创造无穷的幸福。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