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并摄影/本报记者 陈 建"迪斯科"(DISCO)作为一种"舶来品",大概是在八十年代初传入中国的那时候,年轻人跳迪斯科不太被人理解。可十几年后,它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又流行起来。北京的年轻人把迪斯科舞厅亲昵地称为"迪厅",把跳迪斯科形象地叫做"蹦迪"。显然,迪斯科是年轻人的舞蹈,在"迪厅"里,人们可以随意,不受服装的限制,不受步伐的约束,更不必像正式社交场合的舞会那么拘谨,这就是迪斯科舞厅吸引年轻...
Please login first!
撰文并摄影/本报记者 陈 建"迪斯科"(DISCO)作为一种"舶来品",大概是在八十年代初传入中国的那时候,年轻人跳迪斯科不太被人理解。可十几年后,它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又流行起来。北京的年轻人把迪斯科舞厅亲昵地称为"迪厅",把跳迪斯科形象地叫做"蹦迪"。显然,迪斯科是年轻人的舞蹈,在"迪厅"里,人们可以随意,不受服装的限制,不受步伐的约束,更不必像正式社交场合的舞会那么拘谨,这就是迪斯科舞厅吸引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