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6, Issue 12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612 » 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Year:2006 Issue:12

Column: 特别报道

Author:

Release Date:2006-12-01

Page: 8-11

Full Text:  

本刊记者 刘嵘 综合报道

11月3日至5日,中非友谊和团结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中国领导人与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共叙中非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谋未来发展,共同谱写下新的友好篇章。这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是两个古老文明携手共建和谐世界的集体宣誓。


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11月5日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宣读仪式。仪式结束后,胡锦涛和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集体合影。

11月5日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宣读仪式。仪式结束后,胡锦涛和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集体合影。


11月5日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亲切握手道别。

11月5日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亲切握手道别。

平等互信 合作共赢

11月4日上午10时,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新形势下,中非共同利益在扩大,相互需求在增加。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合作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非关系不断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而且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胡锦涛指出,为进一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本着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国愿同非洲国家在深化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拓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推动均衡和谐的全球发展、加强相互支持的国际合作等领域加强合作。为此,中国政府将在8个方面推出具体的政策措施:一、继续扩大对非洲的援助规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1倍;二、今后3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三、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四、为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和一体化进程,援助建设非洲联盟会议中心;五、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六、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七、今后3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八、今后3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15000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了4000人次。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中非合作真诚、务实的特性,赢得了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和代表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共叙友情、共谋发展的盛会

从1955年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人在万隆会议上第一次握手,到1956年埃及作为非洲第一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再到2000年中非共同建立中非合作论坛,直到现在中非致力于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50年来,中非合作已拓展到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卫生等各个领域,中国和非洲已成为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摄影 鞠鹏/新华社

摄影 鞠鹏/新华社

今年正值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时刻,本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的降重召开,对增进中非领导人相互了解和信任、加深中非传统友谊、促进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记者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后,中国外长李肇星被各国记者的话筒和镜头所包围。

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记者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后,中国外长李肇星被各国记者的话筒和镜头所包围。

在会期的三天时间里,中国和与会的非洲国家先后举行了部长级会议、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中非企业家大会和中非领导人圆桌会议。推动贸易和投资成为本届论坛的新热点。中非企业间共签署14项合作协议,金额共计近19亿美元,中非联合工商会也宣告成立。最后,中非领导人一致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峰会宣言重点反映了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主张,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主要阐述未来3年中非经济社会领域合作的规划和内容,体现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作为此次峰会的政治成果,这两份"凝聚了双方"的共识"的"纲领性文件"为今后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合作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为中非传统友好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会议期间,北京还举行了"非洲艺术精品展"和"非洲国家钱币和邮票展"以及中非艺术家联袂奉上的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新的非洲热潮。

中非合作绝非"新殖民主义"

本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不仅在中国与非洲国家间产生巨大反响,国际社会对此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称,本次峰会为中非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构筑和推动南南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会。但是,有一些西方媒体却将中非之间的互利合作大肆炒作为中国在非洲搞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污蔑中国是在"剥削非洲"。实际上,这恰恰反映出西方世界一部分人的不健康心态,他们担心中非之间发展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会损害西方国家的切身利益。

温家宝总理今年6月在埃及访问期间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时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了大约110年的殖民主义侵略。中华民族懂得殖民主义给人民带来的苦痛,也深知要同殖民主义作斗争。我们长期以来之所以支持非洲民族解放和振兴,这是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非关系的全面发展既不是强力掠夺,也不是同情施舍,而是双方出于共同发展的需要,是互相之间为建立和谐世界而做出的选择。

8月7日德国出版的《经济周刊》撰文称:"中国的崛起为非洲创造了融入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中国……令非洲经济在去年增长了5%以上,通货膨胀压缩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在非洲历史上,以经济投资形式流入的资金首次超过了以发展援助形式流入的资金(许多人认为这是非洲历史的转折点)。""非洲有史以来首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为这块大陆创造这一绝佳契机的正是中国人。"

许多非洲人在将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进行对比时,习惯把前者比作非洲的"老朋友",而把中国视为非洲的"新伙伴"。"老朋友"对非洲,居高临下,自比"老板",既帮助非洲,但也要插手非洲、干涉非洲内部事务;既给非洲带来资金,但资金又可能被挪作他用甚至用来购买他们想得到的利益。而"新伙伴"对非洲平等相待,互相间是伙伴、同志、"合伙人"。"新伙伴"在自己还不怎么富裕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为非洲带来了看得见、用得上的医院、体育场、办公楼、公路和铁路,但却从不在非洲内部事务上染指半步。这是一种超越西方的国际关系逻辑,是一种真正平等的国际关系。

友谊、和平、合作、发展是北京峰会的主题,也是推动中非和谐关系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北京峰会丰富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必然地载入了中非关系乃至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史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发展和谐的友好合作关系,必将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刘嵘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