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6, Issue 12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612 » 非洲微笑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非洲微笑

Year:2006 Issue:12

Column: 本期聚焦

Author: 本刊记者 王蕾

Release Date:2006-12-01

Page: 24-29

Full Text:  

摄影 孙海波

本想去寻找苦难瞬间,可带回来却是微笑画面……

作为一个摄影师、旅游者,孙海波在2005年的1月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的土地。当时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的他,希望在这片摄影人所称的最后一块"未开发地"上,能够拍到表现非洲苦难的照片。和许多没有到过非洲的中国人一样,临行之前,他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然而,孙海波发现,他错了!


机场保安
津巴布韦

机场保安 津巴布韦


开学典礼
津巴布韦

开学典礼 津巴布韦

去非洲之前,孙海波看过很多欧美摄影师拍摄的反映非洲的纪实摄影作品,深为镜头中的战乱与饥荒所震撼。他也希望能用自己的镜头去捕捉这些令人同情的生存状态。但,当孙海波走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大街上,他看到的是另外一幅景象:穿着入时的人们行色匆匆,没有想象中的惊恐与绝望。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孙海波一直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每天都到街上抓拍。虽然这里依旧可以发现贫困,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与想象中有极大的反差。他决定不再去寻找苦难,而以真实感受的角度拍摄他眼中的非洲人,带回给中国人看—非洲,本不是你我想象中的样子。

《打手机的女孩》是孙海波逢人就讲起的作品。画面显得比较"随意",不如他其他的作品来得精致,"可这就是我对非洲的感受。那天,当我走到街角的一个商店门口,就听到一个女孩子打电话的声音,我以摄影师的直觉立即举起相机,就在她走出门口的瞬间,啪啪啪三张!你看,非洲也有美女,手机,时尚的穿戴!更美的是人的乐观状态。再后来,我走了非洲很多国家,发现这些就是非洲大城市基本的生活状态。"孙海波这样解释他钟爱这幅作品的原因。


小学生
津巴布韦

小学生 津巴布韦

在非洲,孙海波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非洲人对中国人的感情。他说:"非洲国家对外国摄影师的审查制度很严格。就在我到津巴布韦不久,一个欧洲摄影师就因违规被逐出境。但每当我说明我中国人的身份时,他们都马上表示出欢迎的态度。我想,这与我们国家与非洲50年的友谊分不开。"


顶物是非洲妇女普遍使用的方式,镜头中的这个妇女头顶两箱食用油,背后还背着自己的孩子。
莫桑比克

顶物是非洲妇女普遍使用的方式,镜头中的这个妇女头顶两箱食用油,背后还背着自己的孩子。 莫桑比克


孩子们
博茨瓦纳

孩子们 博茨瓦纳

当然,孙海波也没有刻意回避非洲存在的社会问题,比如艾滋病。他专门去拍了艾滋病孤儿,并将照片收录到自己的画册中。当他把这本画册送给津巴布韦驻华大使的时候,心里确实有些忐忑。可大使看到画册后,非但没有表现出不快,反而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作者极富同情心。

"我没有去猎奇。你给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他们就还与你更灿烂的微笑。"

从2005年初至今的两年时间,孙海波四赴非洲,跑遍撒哈拉以南的很多国家。"我的拍摄对象都是黑人,他们的面孔才最具非洲特色。"这就是孙海波的创作观点。

2006年下半年,孙海波全力以赴将自己在非洲拍摄的作品整理成画册《行走的非洲》。画册的文字为这些照片加上了注脚,那也是他对非洲的真切感受: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盛开着一种橙黄色的花叫"非洲菊"。它不畏土地的贫瘠、气候的恶劣,在非洲的骄阳下顽强地盛开着,充满着乐观向上的活力与激情。它就像生性乐观、憨厚、淳朴的非洲人民,在复杂的社会矛盾、动荡的政治格局、贫困饥饿和蔓延的疾病面前,依然坚韧顽强。透过镜头你看不到他们的悲观,却能切身感受到他们与自己命运抗争的积极人生态度。非洲是块热土,是个热情的大陆。非洲人民永远善意地面对生活,永远微笑着迎接现实和未来。

编辑王蕾


赶车人
莫桑比克

赶车人 莫桑比克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71